《校园暴力》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话题,每当人们说到学校时,都一定会讨论到这个话题。那些校园暴力的受害则往往都是单独一个人,看起来傻乎乎的那般同学。这些同学可能不小心撞到了他们,也有可能是因为比较弱小,所以被这些施暴者盯上。在另外一个情况下,也许是因为看不“爽”对方,所以就“开战”。双方谁也不肯认输,所以就打成一团,把自己搞得遍体鳞伤,或被校阻止才坑停手。我认为校园暴力是可以预防的。为什么青少年会参与校园暴力呢?只要我们把相关原因找出来,并且对症下药,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首先,大多数的校园暴力事件是因为青少年思想不够成熟所造成的。在许多青少年的成长阶段里,他们忽略了事情的关键与重要性。青少年往往在朋友的逼迫下,或是应为压力,当朋友挑衅时,都不想成为别人的笑柄。在过于压力的情况下,他们不能冷静思考,所以冲动的他们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就出手打人。他们只在乎发泄当下的怒气,没想过后果会是不堪设想的。就因为思想不够成熟,不知暴力是不能用来解决或处理问题的,他们根本没有顾虑那么多,所以开始使用暴力。
再来,青少年可能从小就生活在个不完整的家庭,所以缺乏父母的关怀与爱护导致他们产生不良的心态,所以才使用暴力来对待同学。在一个缺少关爱的环境下生存和过这孤独的生活没什么分别。当青少年缺乏爱时,他们会开始胡思乱想,而被损友影响,导致他们变成流氓。当他们加入那群损友时,他们会被领导,便使用暴力欺负弱小的同学或向他们讨“保护费”。他们不知怎么向流氓“摇头”,就只能乖乖地把父母辛苦赚的钱心不甘情不原地交出去。那些青少年不知如何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地过错,便不懂得爱人爱已。
此外,青少年非常容易受朋友的影响,当朋友灌输或传达一些错误的讯息给他们时,他们会认为朋友说的都是对的,没必要再三考虑。例如说,当自己的好友和别人起冲突,需要帮助来“解决”问题时,他们会“自告奋勇”来帮助朋友。当然,这些心智不成收的青少年都只想到靠拳头来解决事情,并没有真正的想过拳头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会把整件事搞得更加复杂。青少年没有自己的主见,才这么容易被朋友影响,还觉得自己打完架后很帅。因此,就因为讲义气,青少年都参与校园暴力。
如果暴力事件不被慎重看待,后果会不堪设想。
第一,当校园暴力没被阻止时,施暴者更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也没收到因有的惩罚,当然会变本加厉,欺负更多弱小无助的同学们。这些同学们又不敢得罪他们,只能任他们为所欲为,日子久了,这些小流氓便会变得无法无天。同学们在学校受到这种折磨,渐渐地会害怕去学校,而且会提心吊胆地过日子,长久来,他们那脆弱的心灵会受到相当大的打击,可能会导致忧郁症等等病列。
第二,因为不知道自己的过错,长大后的它们便会是社会的威胁。因为小小年纪就施暴,当他们长大后,会做出更离谱的事,犯罪的几率也会跟着上升。相信大家也不想走在大街上时,都会感到害怕,担心自己是下一个受害者。因此,我们必须尽快阻止校园暴力。
只要我们对症下药,相信校园暴力的事件是可以减少的。
首先,我认为青少年可能是因为觉得父母不关心他们,想得到多一点父母的关心,希望父母能够多注意他们一点,所以才会故意惹是生非。青少年也许太寂寞,又不懂得表达自己,所以才会做出这种傻事。只要父母肯付出一些时间和孩子沟通,多关心他一点,问题并能迎刃而解。例如说,有空时,就带他出去走走,逛街等等,让孩子知道其实父母非常关心他的,孩子就不会胡思乱想,也能帮助他的身心成长。
再来,学校也可以安排有效教育活动。在这个活动当中,老师可以多和同学们讨论校园暴力的后果,也能教同学们怎样减压。在某些情况下,青少年有可能因为课业上或朋友和老师给予的压力而脾气变得非常暴躁。他们便会为了疏解压力,打人闹事。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他们必须懂得如何放松自己。通过有效教育,同学们被欺负时,也知道要找谁帮忙。
最后,青少年也必须知道自己做出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如果经过老师和父母的劝告后,青少年还是执迷不悟,这样谁也帮不了他。青少年也许成迷于电脑游戏,但如果他们适可而止,不要长时间玩电脑游戏,可以选择出去运动或逛街,身心也能健康成长的。青少年一方面能够减压,另一方面能够保持身体健康,真是一举两得。
校园暴力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所以大家因该要重视它,最重要的是各方的正式。父母可以给孩子多一点关心,好好地和他们沟通,多注意他们一点,孩子就会觉得父母其实很爱自己,就不会乱惹事。学校也可以安排有效教育活动,教导学生怎样减压和讨论校园暴力的后果。当然,青少年也必须知道自己做出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虽然说校园暴力不能完全消失,但我们能尽自己的本分尽量不要惹事和打架。这样能使校园暴力的几率降低很多,避免恶化现象。
Sunday, March 21, 2010
Subscribe to:
Posts (Atom)